一公局
|
2020-04-29
|
劍河,山川秀麗 、茂林蓊郁 。清水江碧波縈繞 ,仰阿莎的傳說流傳至今 。初春時節,莽莽蒼蒼的群山掩映在盈盈清水江碧波中,一簇簇、一叢叢的嫩綠新苗抽穗冒出頭 ,山中粉的、白的、紅的花交映生輝,構成了一幅立體五彩斑斕的美景,車行劍榕山道中,給人一種充盈著春的盎然生機和喜氣的感覺 。在這樣的鐘靈毓秀土地上,在莽莽群山深處 ,一群建設者正披肝瀝膽、砥礪奮進建設著貴州重點工程——劍榕高速。
用心至深鑄品質
站在清水江畔,對面就是劍榕三標重點控制性工程柳川互通,臨江背山,在莽莽的群山映襯下,越發顯得巍峨磅礴。三月的柳川 ,山巒競秀,淳樸厚實的苗寨人世居于此。
1月21日,對于劍榕三標來說是個好日子。二道溝二號大橋右幅最后一片T梁被架橋機緩緩放下,精準的落在支座上,這標志著劍榕三標右幅架梁任務圓滿完成。一片片鋼筋混凝土梁片,連接著橋墩,跨越一道又一道的溝壑,在美麗的清水江畔,好似一條巨龍,時而隱匿在山中,時而又現身于峽谷,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。
位于劍榕三標一工區的巫洋溪Ⅰ號隧道、巫洋溪Ⅱ號隧道均為長隧道,在品質劍榕建設理念引領下,項目隧道施工積極推行標準化,隧道采用濕噴作業,開挖采用控制爆破,嚴格按照新奧法進行隧道施工,在隧道洞口設置安全教育活動室及隧道監控平臺, 隧洞洞內設置人車分離有效保障人身安全 。
據項目技術員楊寧偉介紹,巫洋溪Ⅰ號隧道及巫洋溪Ⅱ號隧道洞口均位于淺埋段,隧道圍巖為強風化砂質板巖與含碎石粉質粘土,節理裂隙十分發育,進洞施工時邊仰坡均發生過開裂,其中巫洋溪Ⅱ號隧道發生冒頂,但在建設人員的努力下,有效的克服規避了這一棘手的風險難題。目前隧道開挖及襯砌工程全部完成,剩余附屬工程即將告竣。
在預制梁場,舉目四望,只見火花四濺,工人們正加快進度專注的綁扎鋼筋 。為確保不耽誤工期,項目新增10個制梁臺座 ,智能張拉和壓漿系統有效保障了T梁的施工質量。T梁養護采用自動噴淋工藝,目前劍榕三標已完成T梁預制總量的85%,全線右幅T梁已架設完成。
在重點控制性工程柳川互通,工程共有5條匝道, 2條連接線 ,匝道連接線施工與主線施工多處交叉,施工組織難度極大。且柳川互通位于斷裂帶,巖土體結構松散。針對惡劣的自然條件和復雜的施工組織,項目現場施工嚴格按照設計圖紙施工。柳川互通所屬的下菜園大橋共三聯現澆箱梁,其中B匝道、D匝道和L連接線均與下菜園大橋主線現澆箱梁交叉施工,項目在方案比選時,優先采用雙抱箍+鋼管貝雷支架施工,有效確保了正常的施工進度。 目前主線現澆箱梁完成 ,d匝道現澆箱梁正在搭設支架,預計四月中旬完成澆筑。
據工區主任尹金山介紹,柳川互通建成將接S311省道至劍榕高速,極大便利柳川鎮及周邊鄉鎮通行環境。從柳川鎮上高速將極大方便,大幅改善當地民眾生活出行條件。
在三標的巫大溪隧道,又是另外一幅場景,進出口均地處半山腰,巖土體以含碎石粉質粘土及強風化砂質板巖為主,節理裂隙發育,隧道進洞施工難度極大。受暴雨影響,隧道進出口均發生過滑塌,雖然巫大溪是一條僅300余米的短隧道,但是其險峻的施工條件使其成為了項目上的關鍵控制性工程。在完成隧道邊仰坡防護后,項目優化施工技術方案和施工組織,最終如期完成了隧道貫通的節點任務。
難題一個接一個!二道溝Ⅰ號隧道出洞后因地質及降雨影響發生滑塌,掩埋左洞洞口,邊仰坡滑塌高度達110米 。松散的滑塌體對于施工便道的修筑和隧道重新出洞安全風險極大,在降雨的影響下極有可能發生二次滑塌。面對難題,怎么辦?建設者精心策劃技術方案,確保二次出洞,目前邊坡防護也已完成到了63%。
在溝壑底部進行橋梁樁基施工難不難?應該說相當難。為了修筑一條施工便道有時要花費近一個月的時間,主便道與樁基施工支便道的高差達四五十米。面對以碎石粉質黏土及強風化砂質板巖為主,節理裂隙十分發育的不利地質條件,樁基泥漿經常發生外泄、樁基塌孔屢屢發生。項目部改用深埋護筒,調整施工方案,取得較好成效。
在2019年,項目建設經歷了大風、洪災、雪災及滑坡等多種自然災害,項目臨建設施受到嚴重破壞的同時,施工進度也受到嚴重阻礙,但是為了年度施工任務順利完成,項目全體人員硬著頭皮,攥緊拳頭,櫛風沐雨,砥礪前行,施工產值一路攀升,月度排名從后幾名穩步上升至前列。當前,劍榕三標已完成總工程量的87%,“卡脖子”工程均已完工。
察本理疾解難題
2019年5月,張國磊調任到劍榕三標項目經理,負責項目全面工作。如何更好的打開局面?如何更好的推進進度質量齊頭并進?成為擺在他面前的課題。
為此,他進行了一番苦苦思索,事不宜遲便開始著手整頓。針對弊病問題,果斷的砍下了幾板斧,事情終于有了轉機、見到了成效。首先他將協作隊伍調整,對消極施工、故意拖延進度,設備投入不足、無法滿足進度要求,實力經驗不足,影響施工進度的協作隊伍調整。清退一批涵洞和下構的施工隊伍,根據實際情況新增一批優質協作隊伍,個別隊伍角色轉換。通過以上調整,項目部的施工面貌進度有了起色質變,目前巫大溪隧道已提前實現雙洞貫通,現澆梁已完成主線施工任務,二、三工區下構施工基本完成,涵洞施工進度有明顯改善。
針對項目的實際施工進度和原有施工計劃偏差太大,原有的施工組織和投入已不能滿足現場需要,張國磊經理對施工組織和資源投入作了一番調整。在原有梁場的基礎上增加一個梁場,配備相應的模板和龍門吊,增加運梁車和架橋機,左右幅同時架梁;現澆箱梁增加兩聯支架投入,確保盡快完成主線施工,打通架梁生命線;項目部租賃一部分挖機設備,用于二道溝二號橋等條件惡劣工點的三通一平工作。通過以上舉措和調整,有效的打開了工作面,盤活了資源,加快了施工進度。
為強化質量管控,以張國磊為首的項目部采取三方面的措施,一是完善程序,組織召開了試驗、測量等專題會,聽取大家的意見,制定切合項目實際的工作程序和操作流程,從程序上加強質量管控。二是加強教育和交底,對現場人員進行崗位教育,加強各部門人員的技術培訓和交底。三是每月帶頭進行質量安全月度檢查,對于巫大溪隧道、下菜園現澆梁等關鍵節點工程,實行項目經理現場帶班,全程參與了下菜園大橋主線前兩聯的混凝土澆筑工作。這些措施均有效的確保質量得以有效管控。
安全作為關系全局成敗的要害工作,在工程建設中地位日趨凸顯。為抓好本質安全,劍榕三標項目對地質條件極差,出洞存在很大風險的巫洋溪2號隧道右洞多次組織專家多現場查看,制定出洞方案,并召開多次現場協調會,調配現場技術員,24小時值班,確保萬無一失。對前期施工不規范的下菜園大橋右幅現澆梁支架進行返工,消除了存在的重大安全隱患。對前期多次塌方導致無法進洞施工的巫大溪隧道進口端,組織技術人員和協作隊伍進行詳細研討,制定切合實際的施工方案,促成了進口端安全順利的進洞。
劍河本是造物者垂青、地大物博的人間仙境,但是由于交通不發達,經濟發展遭遇“瓶頸”制約,使得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多年來被貧困纏繞。“通車以后,我們再也不用發愁鉤藤、侗果、藠頭、茯苓、楊梅、纈草這些土特產賣不出好價格了。”當地老百姓笑著說。
“劍河公路實在是太難走了,路狹窄,轉彎多,顛簸不平。一旦前面發生交通事故,我們就無路可走,有時候要耗上大半天時間才可以通行。”一位從廣西來的貨車司機說:“希望劍榕高速公路可以早點通車,以后我出門老婆孩子就不用再擔心了。”……
拳拳之心謀發展,殷殷之情為民生。劍榕三標將繼續發揚“自強奮進,永爭第一”的企業精神,努力詮釋公路人的初心和使命!(張駿)